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必须增强文化自信……”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而乡愁是中华文化之根孕育出的中华民族之魂,它可以唤起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今天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,各地美丽乡村不断涌现,但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仍有不小的文章可做。留住乡愁,用一缕乡愁为乡村铸魂,可以成为提升美丽乡村精气神的一个新突破。
一、为什么要留住乡愁
早在2015年1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乡村考察时,就明确指出,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意乡土味道,保留乡村风貌,留得住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。留住乡愁,是坚定国人文化自信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1.乡愁是游子返乡的情感坐标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,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故土外出谋生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0%,截至2023年底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.16%。大量村庄日渐凋敝甚至消失,许多地方拆旧建新、砍树填塘,乡愁载体正在消逝。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乡愁是人们对故乡无数碎片化的记忆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乡愁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。”失去了载体的乡愁,难以激发出人们的情感认同,也无法吸引他们回报和建设家乡。
展开剩余75%2.乡愁是乡村治理的文化根脉。乡愁是一种文明,是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沉淀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《乡土中国·礼治秩序》一文中,对乡土社会人们经过教化服从传统、依礼而治有过深刻论述。乡土中国孕育乡土文化,乡愁是乡土文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烙印。今天,它已然从个体意义的情感型乡愁,上升为社会层面的治理型乡愁,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道德文化之“根”。然而,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,传统的乡村社区关系逐渐瓦解,几千年来传承延续的乡土人情越来越淡薄,一些乡村道德秩序被打破,一些民间娱乐活动被简化甚至抛弃。
3.乡愁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。被誉为“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”的刘亮程,2013年从乌鲁木齐来到新疆北部一个叫菜籽沟的小村庄,一边劳作一边写作,作品成功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。在他的带动下,10余年间,菜籽沟成为游人如织的艺术家村落。近年来,我国出现了“逆城市化”的潮流,如何更加努力地去寻找和挖掘乡愁,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留住乡愁,在乡土中国构建精神家园?“刘亮程式”的吸纳了城市文明的乡愁,为我们找到了新的突破,将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引擎。
二、怎样留住乡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:学习运用浙江“千万”工程经验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二十年跨越发展,浙江人在之江大地上种下乡愁、留住乡愁,成就了万千美丽乡村。时代发展日新月异,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乡愁的传承发展,激发人们的乡愁情怀,为乡村振兴聚集最广泛的力量。同时,也要积极推动乡愁文化的创新发展,让乡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1、在保护传统村落中留住乡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,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,他指出,“搞乡村振兴,不是说都大拆大建,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层层推动传统村落保护,对8000多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5000多个省级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制度。如,瑞金市叶坪镇洋溪村充分依托保护政策,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修缮保护村内7处革命旧址和47处古建筑,通过设立村标村牌、发掘农耕文化、整理乡贤典故等唤醒乡愁记忆,在留住乡愁的同时也带动了创业、稳定了就业。
2、在守望山水田园中留住乡愁。推进乡村振兴不能使乡愁无处寄放,而是要敬畏自然、保护自然,留住乡愁。瑞金市泽覃乡安治村树立绿色发展观,立足当地资源、气候、民族等优势,大抓生态保护,实施封山育林、禁渔禁猎,实施中心屋场绿化工程,沿河修建生态绿色景观带,做好“治山、护水、兴林、育田”的生态优美文章。全村人约定不砍“河边树”、不烧“屋后柴”,按“网格化”模式全覆盖参与村庄环境整治,净化、美化、绿化,共同守护安治的“碧水蓝天”。
3、在传承非遗文化中留住乡愁。为了留住非遗技艺、留住乡愁,各地出台各种《奖励办法》。如,瑞金市对在各地经营瑞金牛肉汤旗舰店的分区域奖励1-6万元,启动建设集美食、文创等于一体的红井步行街,打造“擂茶牛市”。同时,注重挖掘美食中的红色基因,举全市之力讲好“红军汤——瑞金牛肉汤”的故事。每年举办“非遗过大年,文化进万家”活动,建设非遗文化遗产展示馆,在历史文化街区“象湖里”开办非遗传习所,定期免费讲授制作技法,组织专业人员创作《瑞墨》等宣传非遗的歌曲,使瑞金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发展,也使瑞金文旅产业不断升级加“热”。
4、在重塑道德秩序中留住乡愁。2018年8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,其蕴含的思想观点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,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。乡愁是邻里互助的民风、勤俭持家的美德、尊老爱幼的传统,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传导新风、化育人心。如,通过组织庄严肃穆的文明祭祖仪式教导人们不忘根本,通过举办德育讲座论坛引领大众学习践行圣贤教诲,通过舆论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,以乡愁为魂重塑乡村道德秩序。(中共瑞金市委党校 毛燕群 刘青环)
发布于:浙江省下一篇:没有了